找到相关内容841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能断金刚般若经讲要

    以为世俗有此欲愿,而胜义无证无说。 一切圣者,不过据无为法之开显而安立,即从开显浅深差别之耳(无分别为有学,如性清净而为无学)。无为之法,非道所生,有佛无佛,法尔常住,何有所得而谓所证所说耶。   此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3166679.html
  • 清净毗尼方广经讲要

    诸佛学无学法乃至生死涅槃烦恼诤讼诸法无不齐等。但此所谓等者,不在五逆真如,而在於观,如云照见五蕴皆空之照见,必行深般若而後得之,自非易事。如是於智慧观中,了知法性平等一味,是亦即於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处见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3366681.html
  •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

    戒于定中发起,所以是七支顿得,有别于别解脱律仪的七支渐得。不过,此戒断惑未尽,仍属有漏范畴。  无漏律仪,又称道共戒,唯初果、二果、三果的有学圣者和四果无学圣者才能具备。圣者安住于空性定时,戒与道俱发...

    济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5366883.html
  • 印度中期中观思想家的佛身──以月称和清辨为中心

    龙树的著作中得到印证。因为龙树在《宝鬘论》Ratnāvalī第三章一开头便说:根据大乘经典,佛的相好来自于不可思量的福德。如同世界是不可思量一般,一切独觉的福德、有学无学圣者的福德、全世界的福德是不可...Ak 28-33),因此将它们纳入受用身似乎较为妥当。   [51] 此外,龙树所谓的“一切独觉的福德、有学无学圣者的福德、全世界的福德是不可思量的。不过,以此十倍的无限福德、乃得生起佛的一根身毛。而从...

    释见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1167008.html
  • 以《宗镜录》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

    之路,但他们仍然本具住自性佛性,只是隐而未显而已。所有修行者,从初发心直至最后的“有学圣位”,这类众生的佛性即叫引出性佛性。至得性佛性指“无学圣位”,即...

    杨维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2867027.html
  • 日本佛教的战争责任研究(2)

    一节《荣西的新佛教活动》,东京大学出版会1978年版。)南宋时期中国赴日临济宗高僧道隆、兀庵西宁、大休正念、西@③(音jian)子昙、无学祖元、一山一宁、灵山道隐等,他们将宋朝的维护中央专制集权制、鼓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0767611.html
  • 佛教常用器物(1)

    五分法身,其将无学圣者于自身成就的五种功德法,称为五分法身;并以香来比喻,则称为戒香、定香、慧香、解脱香、解脱知见香。 香又代表五分法身,也就是戒香、定香、慧香、解脱知见香。在《六祖坛经》〈...学”与第四阿罗汉果的“九无学”。 十八有学:1、随信行,2、随法行,3、信解,4、见至,5、身证,6、家家,7、一间(一种),8、预流向,9、预流果,10、一来向,11、一来果,12、不还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2767914.html
  • 萨迦班智达生平、事业简介(2)

    经常调善见道,使之日益向前发展直至十二地,即称为修道。此后,若亲至十三地,则可得四身[38]五智[39]等德海,遂能实现无学之道。若如是共同则为加行道;若如是不共则生大手印喻法相智续,遂现实了义之智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1167946.html
  • 四谛顿、渐现观之初探

    法)、总相念往(总观身、受、心、法为无常、苦、空、非我)三位,这叫做外凡位。四善根就是暖、顶、忍、世第一法,这称做内凡位。而修学整体的过程,则有加行道、见道、修道、无学道之分。  这里所谈的观察四谛,...

    释开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41468036.html
  • 佛境菩萨行:欧阳渐晚年的教法思想体系

    也,无学也,无位也,顿证也,一也。  何谓菩萨行耶?本性空也,二取空也,三自性也,道相智也,无住涅槃也,二谛也,三乘也,行引修也,渐次之历位也,分证也,一也。[6]   “佛境”即佛地之境界,欧阳以...

    程恭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0968048.html